離開了消防博物館,接下來要去哪裡呢?
碗粿問 要不要去婆仔屋?
= =???
那是啥? ?
隨便啦~ 反正走就對了~
我們順著路往上爬 途經 賈伯樂提督圓形地
這麼有聖誕氣氛的一個地方 怎能不停下來拍個照
小朋友不要學喔
肉圓可是穿過車水馬龍 閃過多少車子 站在這裡等碗粿按快門的
臉有點僵的原因是…
快被車子撞到了 碗粿卻還一直沒對好焦…
離開前 忍不住再補一張
<澳門人一定覺得 這兩個人是沒看過聖誕老人喔>
後方是很有歷史的鏡湖醫院 但是我們的身分 看到醫院會自動跳過 = =
不久後就來到了瘋堂斜巷了
這一區建築物以黃色及紅色為主
1970年代 這一區經過翻修
將地上都鋪上葡式的碎石路
我們要參觀的婆仔屋到了
婆仔屋的真正名字是”貧窮者之家”
建成時間超過100年 二次大戰期間 大量的上海葡國僑民到澳門避難
婆仔屋就成為專門收容難民與窮人的地方 後來成為專為女性而設的老人院 由於入住的都是年老的婆婆 所以附近接方便稱此地為”婆仔屋”
這一區屬於望德堂坊
望德堂坊(葡萄牙文:Bairro de São Lázaro),俗稱瘋堂區,過去稱進教圍,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望德堂區西南,為大炮台山鏡湖馬路、水坑尾、荷蘭園大馬路與西墳馬路所包圍。往昔這裡是華人天主教徒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國內地教徒為避滿清政府追捕的避難所之一。坊內以前有一痲瘋病院,故有瘋堂區之稱,後來漸多華人在此坊加入教會,故又有進教圍稱號,一時宗教色彩濃烈,至近代此況才消逝。1984年整個坊區被列入政府重點保護文化財產之一,歷來坊內也被翻修兩次(於1987年、2002年)。19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坊內也開始興起藝術文化事業,更有協會關注坊內的創意工業。
19世紀後期此區暴發嚴重的鼠疫,澳葡政府為了清理該區,清拆區內的木屋並重建成兩層的平房住宅(但仍為教友主要斥資),並分築街道,劃為聖美基街、馬忌士街、聖祿杞街、瘋堂新街等,重建而成的住宅仍為教徒居住。1882年痲風院遷往小橫琴島,1886年將聖辣撒祿堂改建成今之望德聖母堂,原址也被拆卸重建。1895年清安醫所也改組成醫舍及設廉價門診部,1933年圍內又設有望德學校(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一校)。1947年痲風院遷往路環聖母村。
直至1940年代,進教圍的傳教事業開始衰落,坊內的教友家庭也漸遷離,而由非教徒取而代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攻佔香港,一度造成澳門各界恐慌,部份教徒也離開澳門。一二·三事件後又因親中勢力膨脹以致圍內僅餘的教友多紛紛外移。1970年代坊內的兩層平房部份被發展商收購,改建為現在的住宅大廈,自此「進教圍」的稱號也步入了歷史長河。
看完了歷史典故 接著 進來逛逛婆仔屋吧!!
這裡都是葡式建築的二層平房
除了吃喝玩樂 體驗歷史 看看建築 也是這趟行程的重點
接下來 我們順著馬忌士街 先上去西墳馬路看聖味基墳場
再回頭 順著馬忌士街 回到瘋堂斜巷 順路往下一個行程走
自19世紀末坊區重建至1930年這段時間,坊內建有多棟兩層高的平房,並形成巧妙的長方形街道區;部份在1970年代後拆建,但僅餘的至今仍留存,主要集中在瘋堂中斜巷以北。經歷兩次翻修後,這些舊平房的外牆都被漆成紅色與黃色,裝裱成1920年代特色市區房屋,並在路上鋪上葡式碎石路,改裝歐陸式街燈,發展成特色旅遊景點。以往也有多個政府部門曾以這些平房作為辦事處,如反貪公署、環境委員會等,現時另有澳門社會保障基金和防治藥物依賴廳在這裡設總部。
我身後的馬忌士街就是代表之一
感覺好像到了歐洲一樣
左邊是聖若瑟教區中學 右邊是望德聖母堂
昔日澳門有很多的痲瘋病人,首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賈耐勞在1568年(當時還未為主教)來澳後就在這裡建立了辣撒祿痲瘋病院,並附設一所小教堂,名為「聖辣撒祿堂(Igreja de São Lázaro)」,供奉聖母望德,是為望德聖母堂的前身。由於教堂是專為痲瘋病人而設,故人稱「瘋堂」或「發瘋寺」。1576年羅馬教廷宣佈在澳門設教區後,聖辣撒祿堂成為了澳門當時的主教座堂(後來主堂才改為聖母聖誕堂),至1886年重建成現在的望德聖母堂。
這是澳門的青少年活動中心
演藝學校
離開前
最後再回頭看看這美麗的街道
繼續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