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桃園《神之鄉》一日遊|跟著陣頭遶境大溪巷弄.探訪小鎮文藝與古城美食

若是提到大溪,你想到什麼?是豆乾還是拿破崙派?但除此之外,大溪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簡單來說,大溪不只是大溪老街,要認識大溪可以從日據時期、兩蔣來台,以及每年農曆624日的關聖帝君聖誕三方面說起,而最近的大溪文藝季,更可以讓大家用不一樣的觀感來認識大溪。

為何叫大溪?

這個月爆肝跑去大溪,參加了文藝季和關聖帝君遶境的活動,經過了志工老師的解說,才發現原來之前來大溪,只去老街吃吃小吃就離開,真的是太可惜了,簡單的介紹大溪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大溪的地名

在日據時期以前稱大姑陷、大嵙崁,自清代起便開始發展,最早透過大漢溪河運,轉運茶葉、樟腦、木材等而成為交通樞紐,後來因木業的發展,奠定大溪的木藝基礎,如今大溪也成為一座保有歷史文化與結合在地社群產業發展的老城鎮,值得每個人的造訪。

大溪木業的發展

必須要提到的就是李金興家族與林本源家族,當時兩大家族為了蓋大宅院,引入了木作匠師,這些匠師後來留下來發展及教學,開啟了大溪的木藝發展,之後經歷國民政府遷移來台,以及民國60~70年因為台灣經濟蓬勃發展,也連帶將大溪的木匠產業帶到高峰。

木匠產業的蓬勃發展,也讓目前的大溪多了一個無圍牆的木博館。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說到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你可能會想問在哪裡?或許連在地人也不知道大溪有座木博館?所謂的木博館,指的其實是在康莊路所包圍的大溪老城區範圍內的公有館及街角館,公有館包括:壹號館、武德殿、四連棟、藝師館、李騰芳古宅及工藝交流館等,而街角館則包含一些在地的傳統商家、民間藝術家作品或是傳統木器行等等的民間伙伴,透過打造無圍牆博物館的意象,讓大溪老城區中的藝術精神與常民生活結合並透過街角館展現出來,因此,可以說整座大溪老城區都是博物館的範圍,而不單單只是侷限於一個制式的建築裡,便是木博館最終要傳達的理念。

另外,街區、水源、木頭的意象形成的森水街館元素,大溪老城區因「森」的開發及「水」的貿易,發展熱絡形成「街」,百年歷史累積形成大溪的木博館。雖然很抽象,不過仔細品味便能體會箇中滋味。

大溪豆干文化

說到大溪,一定會想到大溪豆干,民國初期因與大陸對岸交流,將白豆干製作技術引入大溪,但因為無法保存,因此加入調味,之後又因水運沒落後,大溪子弟到外地打拼,將豆干帶到各地去,逐漸讓大溪豆干打開名聲,到後來石門水庫的開工,兩蔣總統的拜訪,更讓大溪豆干的名氣達到最高,現在則利用社區總體營造,將大溪豆干重新包裝與產業文化一同被推廣出去。話說民國50年大漢溪曾經舉辦過划龍舟比賽,不過後來因為水庫完工導致下游的水位下降,所以就停止舉辦。

大溪的重要節日

有看《神之鄉》的都知道是每年的農曆624日,這天是關聖帝君的聖誕,同時也是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說到6/24就要講一個故事了,當時因為大溪水運逐漸沒落,大正初年有一群人到九份挖礦,為了找礦而祈求聖帝公點脈,果然一點就中,真的就讓他們挖到礦了,而這群幸運兒回到大溪後,就獻了以台灣白楊做的第一頂神轎,並且在大正6年促成普濟堂首次規模盛大的遶境活動,這也就是624日遶境的由來,從1917年日治時期傳承至今的盛大慶典也已經邁入100年歷史。

大溪文藝季

今年以牌樓立面、遶境文化、街道巷弄、街屋生活、生活市集五大主題,從各區展品導覽看大溪特色,邊徒步大溪老街,邊藉由尋找裝置藝術作品的方式,讓人更加能夠融入大溪老城區。展品有些在店面,有些則在街角,都是跟常民生活相融合的作品。

7/29(六)、7/30(日)、8/5(六)、8/6(日),提供分區導覽服務。

14:00~17:00,每整點一場,採現場報名制,每場次限額15名。

預約團體導覽服務,請洽詢「大溪文藝季」粉絲專頁。





▲在各個展覽地點都可以拿到文藝季的簡章,或者到木博館第二辦公室索取。(中山路36號)


▲文藝季還有集點卡,蓋滿章可以換取小禮物。

看了以上的介紹,突然覺得大溪是不是不只是老街和豆干這麼簡單了?

暑假時間快跟爆肝一起來大溪文藝季,好好的品味一下不一樣的大溪吧!


▲地圖由木博館提供

逛《神之鄉》遊大溪文藝景點

看著上頭的地圖,可以發現分成好幾個區域的木博館–壹號館、武德殿、四連棟、藝師館、李騰芳古宅及工藝交流館等,加上傳統商家與民間藝術家的街角館,打造出大溪的無圍牆博物館的意向。

從哪裡開始呢?

先不看巷弄,主要可以從中山路(新南老街)、中央路(中央老街)、和平路(和平老街),這幾條大溪主要的街道逛起,接著再往普濟路逛回新南老街,這樣就走了大溪老街一圈了。

爆肝就先從新南老街開始走吧!這裡也是古早仕紳居住的地方,所以牌樓也比較華麗。

這裡文藝季的蓋章重點有大溪有火、織一片風土、繡花、景框出走-大溪打卡篇、童玩一起玩。

滿滿的牌樓與帶有拱牆的亭仔角,新舊重疊的氛圍超適合拍照的。


▲簡阿牛的故居改造的建成商行,目前牌樓正在整修中,但這裡超適合拍照的。


▲每一個牌樓都超有特色的,也成為了大溪老街的特有風情。

在新南19這裡不僅是一間百年老屋,也是一間提供展覽、講座、讀書會的場地,更是文藝展「繡花」的展出地點。




【繡花】 

如果說過去刺繡是為了培養女性的品德與技藝,甚或是女性為了貼補家用而進行的一項工藝,現在的新女性刺繡,則是為了說自己的故事。透過參與式工作坊生命裡最美好的那朵花,讓民眾分享生命中對自己最重要的女性,以及與自己之間的故事。這個作品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孫女與過世的阿嬤一同完成的作品,上面還繡著阿嬤的名字,另外其中還有一幅作品是男生繡的。這個繡花課程即將在9月開課,會教12種繡法,明年會有作品展示,展出的空間內部也有一些與女性議題相關的書籍。


▲由一群志工朋友一針一線製作的刺繡品不僅是展覽也是藝術品

對面的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更是一間文創商品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點,這裡分成前後兩棟,前頭呢~一進來就可以看到販賣咖啡、簡餐的吧台,在一樓有著滿滿的文創商品,而老屋改造的二樓,則是巧妙的利用空間與舊沙發,提供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

在後頭的房間,則是一個提供展覽的區域,同時也有不少的書本提供閱讀與購買,特別的是連接兩棟的中庭空間,放滿了象徵性的童玩,讓人一看到就回憶起童年時光。

【童玩,一同玩】

在騎樓下玩耍遊戲,是大溪住戶們共同的兒時歡樂回憶。早期大溪製作童玩,都是從生活週遭找素材,廢物利用而創造出各式充滿趣味的玩具。創作出有特色的童玩,帶大朋友重溫兒時回憶、帶小朋友穿越時空,一同動心、動手享受昔日童年樂趣、回味那段純真的美好時光。這個作品藏在新南12的天井裡,可以帶小孩一起體驗釣魚、沙包、OX遊戲及踩鐵罐高蹺。


▲小時候都會玩的釣魚遊戲


▲後頭的書店提供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


▲新南12二樓的用餐空間,假日可是需要預定。

中午時間可以簡單的在新南12享用輕食餐點,休息夠了再繼續往老街去逛牌樓。

【景框出走 大溪打卡篇】

地點在中山路展區– 蘭室、中央路展區 三角公園、草店尾展區 洗衣坑前

以裝置藝術形式將老照片的構圖框起,製造新式的景點介紹立牌,立牌上輸出過去的老照片(影像)給予對照,去談論並標記出大溪的過往故事。


▲蘭室這裡也有提供品茶的服務




新南老街除了以上的展覽品外,另外也別錯過這兩個在一起的展覽品。

【織一片風土】

以針織和梭織方式,搜羅具耐候性的物資,將從大溪採集到的現成物織入織品中,呈現屬於大溪的色彩或圖樣,織品完成後以金屬網由內側加固,以立方體,柱狀或片狀,彎折成幾何造型,放置於空間中。這個作品要走近看,會發現很多想不到的拼湊織物。

【大溪有火】

此創作計畫將「火」視為一原型象徵,探討自然界中這個神祕、無可定型的元素,在民俗慶典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另外也會藉由行為表演《尋火的人》,和人群互動,從中體會大溪人是如何看重自身文化信仰,沾染神人共慶的喜悅。

除了靜態的展覽品以外,另外也可以參考文藝季簡章內的活動表,像爆肝參觀的當天就有「尋火的人」的行為表演。

 

關聖帝君聖誕遶境

那天在運動館看了,隔了一週又來到大溪參與關聖帝君聖誕的遶境活動,果然跟志工老師說的一樣,這是大溪的第二個過年!!!

於是乎將跟著遶境的照片,一同放進來與大家分享,也讓沒到場的大家可以體會一下現場的熱鬧。

遶境開始前,所有的陣頭會在街口集結,當時間開始後,每年都會由普濟堂的車開在前頭,展開一年一度的遶境活動。

接著所有的陣頭,依據每年抽籤的順序,開始進到巷弄內,然後遇到廟陣頭就會擺陣參拜。

你們也許會問,如果只要看陣頭表演要在哪裡等?

當然要在大廟福仁宮及普濟堂等阿!




每一個陣頭到廟前,都會先來放炮,接著進行三進三退的擺陣表演。

在關聖帝君誕辰的這段時間,來到大溪可以看到整條路段就像過年般熱鬧,大街小巷也都擠滿了人潮,然而大家熟悉的老街也是遶境的路線,這天就跟著陣頭遶境,也進來老街逛逛吧!


▲建議在關聖帝君的誕辰時,盡量把車停到外圍去,不然肯定出入困難阿!

中央路老街在中午前,也是當地居民的市場,除了生鮮蔬果外,也可以穿梭在各攤位前,尋找自己想吃的美味熟食,而一旁民權路上,也可以看到知名百年油飯招牌,在這裡的文藝季展品有微觀地理模型計劃、巡街、看影生子、鏗鏘森林。

中午來到市場,可以看到來來往往手提一袋袋食材的居民與參雜叫賣聲在其間的攤販,讓整條路好不熱鬧,而手拿集點卡的我們,像極了來尋寶的觀光客一般,加上今日又跟著陣頭在市場穿梭,多了一種更不同的感覺。

當熟悉的街道突然多了轎班進入之後,有一種感覺突然浮上心頭…

平日裡,常常衝著祭典往日本跑,而正統的台灣祭典,這完整的參與還是頭一次。

然而這本土的祭典,看著隨著鑼鼓聲響穿梭在巷弄之中,大溪人已經把關聖帝君的誕辰祭典融入於生活當中,大溪,來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有著不一樣的風情與心情。




當然來到這裡可別錯過了文藝季的集點活動,在中央路這裡就有四處。

【微觀地理模型計劃大溪篇】

位在中央路三角公園的展覽,是以閱讀大溪老街的建築地景紋理為出發點,以文件與影像的交互穿插,進行回觀和演示,目的在引發地方空間脈絡的多重性閱讀與共時性閱讀之建構。

透過玻璃描繪景觀、建築在玻璃上,透過圖像也能看出大溪老街的舊風貌。

【巡街】

營造人潮遊街的意象,樹上看似巢、蛹,將市場週邊的商家、攤販、店面、宮廟的符號或色彩元素,變形、打散或重組,以縮影的概念創作;另外用流動的具體意象,象徵人潮在市場內外遊走買賣,用律動的造型在樹林間穿梭迴旋。

市場川流不息的人潮作品與早上晨起坐在樹下的老人們會形成有趣的畫面。

【看影生子片面藝閣化大溪文藝季】

請演員仿拍的關聖帝君與日本大正年間赴九份開採煤礦的大溪礦工肖像、社頭樂師肖像等,真偽混雜來消化臺灣人熟悉的「藝閣」呈現方式,刻意「藝閣化」論述大溪文藝季原初發起的原因 。讓觀眾藉由觀看此間符號性呈現的眾生相,去建構自己對於前來參與「大溪文藝季」的文化認知。


▲遇到遶境隊伍走過這片牆時感覺又更不一樣了

【鏗鏘森林】

  大溪區中央街早期俗稱打鐵街,延續此傳統技藝,透過各種家用五金的堆加再利用,讓更多人藉由此街道家具,進而去了解大溪打鐵街的歷史脈絡。

 

大溪《神之鄉》美食

當然隨著遶境,也可以順路吃吃市場的美味小吃,但今日喝椰子水和礦泉水最多了,大太陽地下追著陣頭跑,滿臉汗都來不及擦,也對童仔裡頭的工作人員深表敬意。

市場小吃

市場上除了生鮮的蔬果以外,熟食可以選擇的也不少。




來到中央老街,喜愛吃小吃的朋友也別忘了去品味一下百年油飯的滋味

大家熟悉的賴媽媽豆花,就在中央路旁的運動中心內,夏天來上一碗冰豆花,消暑。

轉進了和平老街,這裡大家可熟悉了,什麼花生糖、豆干、拿破崙派都是在這裡購買的,可以看到人潮幾乎都集中在這裡了,簡直就是大溪觀光客的一級戰區。

鑼聲一響、鞭炮一放,陣頭轉進來了,本來就已經人潮超多的和平老街,大家都默默的兩旁靠,中間的大童仔、小童仔,還有個大陣頭,瞬間讓和平老街多了一種不一樣的風情。

黃日香、黃大目滷豆干

和平老街可以看到黃日香、黃大目等知名的豆干店,幾乎這裡隨處都可以看到「滷豆干」的蹤跡,哪一家比較好吃?這個爆肝倒是說不準,因為每一家靠近的香氣都不太一樣,有些五香、八角味硬是多了一些,有些店則是醬油的醬香味取勝,所以只能看各位的喜好去選了。


▲除了滷豆干以外,這裡也可以買到滿滿的豆干製品。

現滷的豆干淋上店家的調味料與蔥花後,味道真的挺不錯吃的。

來到黃大目不能錯過的是豆腐乳,爆肝就偏愛麻油口味,是清粥的好朋友阿。




中央路與和平老街的轉角這有一攤賣包子饅頭的,用的是老麵發酵,口感也挺不錯的。

另外不能錯過的就是和風手工豆腐酪這家店,豆花的口感爆肝覺得比賴媽媽的來的好,不過一樣是各有所好,就看大家的喜好了。

另外和平老街上也有不少的香腸大腸,這種傳統的小吃來上一份,邊走邊吃也是個裹腹的好幫手。

當然來到和平老街,也別忘了來一碗好吃的客家大湯圓

另外傳統的糕點不妨也來上一口,都來到老街了,就改吃傳統味吧!

 

大溪福仁宮

和平老街走到快尾端的時候,就是福仁宮了,這裡也是陣頭會大擺陣的大廟阿!

福仁宮內祭祀的有開漳聖王(主祀)、三山國王、定公古佛、保生大帝、天上聖母、註生娘娘、池頭娘娘、巧聖先師、財神爺等,象徵大溪當地種族融合。香火是從仁和宮分過來的,每年有兩個主要慶典,一是農曆,另一個則是中元節。另外關公聖誕會遶境的百年神轎,同人社就設在福仁宮內。




從福仁宮一旁的巷弄,繞進去草店尾迷宮巷弄,是以前挑夫居住的地方,因為沒有錢蓋屋,便在這條往來通道上蓋起草屋,昔日挑夫往來主要的石板古道,位於普濟路與大漢溪之間。

【阿土】

彎進草店尾的巷弄,可以看到以居民印象–阿土伯,所做成的藝術品。

結合兩段不同的時期:”挑夫”及”扁擔買賣雜貨”的意象,創作人偶挑著扁擔,跨越不同時期,扁擔是過去搬運貨物、買賣,穿梭巷弄的最佳工具,與船隻結合,讓大家知道草店尾過去關於碼頭、河道的記憶,挑夫穿梭在巷弄內,不是返家,便是前往碼頭的路上。結合挑扁擔買賣的時期,讓居民回味兒時與扁擔交易的過往。

嘿,鳳飛飛的故居也在這裡。

【山。水。種子】

以自然木組構一個入口,扮演時空的裂縫,在空間中與人群自然互動,探詢大溪的時空脈絡,或是單純為自己尋找一個出口。另外透過民眾參與製作小顆種子及檜木的刨屑,民眾可以在裡面聞到木頭的味道、拓印木頭的肌理、並且自空間內外互動。

大溪的巷弄感覺跟台南的巷弄一般有趣,在這裡穿梭常常會有不同的驚喜出現,而以下拍攝這些照片的地點,你是否在大溪的老街看過?

【巷,家一樣】

利用廢棄家具,以及家家戶戶在門前種植小盆栽的概念,塑造出新的風景,草地是我的沙發,花園是我的客廳。居民每天穿梭的巷道,就是家的延伸,也是彼此話家常的所在。搭配蒐集草店尾的故事,用居民提供的物品,當做說故事的載具。

有個阿姨原本把家裡廢棄的椅子捐出來做藝術佈置,結果佈置完跟工作人員說想帶回家(笑)。




巷尾的步道是昔日挑夫往來主要石板古道,這裡位於普濟路與大漢溪之間。

而草店尾巷弄還有一個古早時期的洗衣坑,水十分的沁涼乾淨,現在還有不少人在這裡洗衣呢~

哇嗚~

一個默默這樣東逛西逛的,就把文藝季的章蓋完了耶!

接下來繼續往下走,來去逛博物館,順道把集點卡拿去武德殿換小禮物。

這老宅院有著先人的智慧,水井一旁像信箱的裝置,其實是倒水口,在房屋的一旁放置好水桶,由倒水口將井水倒入,就不用提著水桶進進出出房子了。

大溪的街屋採三進三落的蓋法,第一進後面會接一落,通常是天井,這裡有廚房、洗衣場所,接著是第二進,是家庭成員的房間,最後面的區塊則通常用來養雞養鴨等等。

穿瓦衫,蓋在房子的側面,因為當時的房子都是土埆屋,穿瓦衫的工法是將瓦片鑲在土埆屋上,用以防水及防倒的作用。目前最有名的土埆屋就是梅鶴山莊,使用曬乾的土埆建材來修築房屋。

清治時期臺灣巡撫邵友濂所頒「俎豆同榮」匾額,目前保存於桃園市大溪區忠魂堂,用以表彰原漢衝突陣亡者,也希望原住民漢人能夠消除敵意、和平共處。俎豆是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俎豆同榮意指互相包容、一體禮敬之意。




從草店尾巷弄穿出去後,就是普濟堂的後頭了,這週來到這邊,發現都搭起了棚子,詢問一下阿姨表示「飯菜都是要煮給陣頭吃的」。

關聖帝君生日週,這裡供應了免費的米苔目、紅豆湯圓、仙草茶、梅子茶等供信徒食用。

此時陣頭也陸續的進場了!

畢竟大家就是為了關聖帝君的誕辰前來,普濟堂此時好不熱鬧和前兩次前來的光景差好多,不僅是廟前多了幾張紅桌子供信徒擺放供品以外,廟前也搭起了戲臺子,而遶境的隊伍都是往普濟堂的方向前進,原本開闊的廟堂瞬間擠的水洩不通,香火鼎盛可見一斑。

※目前全大溪共有30個社頭參與遶境,這也是關聖帝君聖誕慶典的重頭戲,「迎聖帝公」是每個社頭心中最虔誠的目標。因為遶境陣頭越來越多,比拼的技藝也多,所以至今已經是延長至兩天的活動。

早些時候先來拍攝位在廟旁的布袋戲偶,這些都是阿伯手工製作,好有趣。

大家以為走完和平老街就沒了嗎?

不,繼續往前頭的普濟路走,還有的逛呢~

除了有廟宇兩旁的小吃以外,往前就是各個博物館的所在地了。


▲建議大家可以選在有分區導覽服務的時刻前來大溪,藉由志工老師的解說,又可以認識到不一樣的大溪人文。

蔣公紀念館

在總統蔣公紀念館前可以拍到不錯的大溪一景,據說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石門水庫。




蔣公來台時居住的故居,可以看到是結合美式的建築,因為蔣夫人怕冷還有多煙囪的設計,不過目前整修中暫未開放。

武德殿

走了一段路之後就來到了武德殿了,顧名思義這裡當然是日據時代留下的建築,為以前供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的地方,在2015年規劃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館舍。

而大家可以將集滿章的文藝季集點卡拿來這換取小禮物

武德殿除了裡頭的展覽好看以外,外頭的日式木造建築也是拍照的好地方。

再往前走就是四連棟了,這是一排四戶的日式宿舍,前身是大溪郡役所警察宿舍,日據時代結束後維持其原功能,又因警眷增加而加建後棟的水泥房舍及圍牆,呈現不同時期的風貌,四連棟在2016年完成修復並開放,成為講述大溪的整個歷史脈絡與生活的主題館。

進到裡頭會有以動畫方式呈現大溪河東河西的最早歷史,讓大人小孩都能懂,觀看時間約5~10分鐘。

而一旁擺設的物品也兼顧了教學之用,可以看看以前的河港與戎客船,還有早期大溪行走在鐵軌道屬於人力車的一種的輕便車,以及一區一區分別介紹林業故事、煤業故事(發展時間很短)、樟腦丸提煉的方式。

原來台語的「著姓」是這樣來的!




「著姓」:有10個姓氏輪值福仁宮的慶典儀式,早期會藉著殺豬公的方式來慶祝,現在則已經減少很多,甚至有一年輪值的姓氏提倡環保豬公,以其他食材來製作豬公。


▲每個姓氏按照號碼輪流擔任殺豬公的祭典儀式

這建築,有逛過新南老街的朋友肯定熟悉,就是商人簡阿牛的宅第,目前為建成商行的地點。

源古本舖:早期賣糕餅,兩間店鋪的腹地,早期街屋人家會在後院養雞養豬養鴨。

通議地,216公尺長44公尺寬,林本源家族所建的城堡,後來因為遷移板橋林家花園加上砲彈攻擊,而將地獻出。

往後走還有個講述木藝技術的展館,可以看到紅檜、檜木、肖楠木以及各種木頭榫接的介紹。

看了牆上與影片的介紹,這工藝真的不簡單,雖然第一代的匠師是由李金興家族與林本源家族大興土木時,帶入大溪所留下的,但技術得以傳承才是最了不起的任務。

在四連棟對面的藝師館,透過游禮海、林先文兩位大師的展覽,不同的木藝體系也反映大溪木器發展的系譜與演變。

興建於1920年代,最早是大溪公學校校長宿舍,光復後轉為大溪初中教師宿舍,直到2001年因眷屬遷出而閒置,2015年修繕後,成為木博館第一棟公有館,所以稱為壹號館,這裡也用來做推廣生態博物館的資訊站。




金興牌樓

繞了一圈之後來到了登龍路,這裡不能錯過的,就是經典的金興牌樓,這是李炳生先生創立的金興商號,在大溪當地從事賣米的生意,但為人良善,賣米都是尖尖一斗,非平斗賣,所以有當時的海盜只要看到「金興商行」的旗幟都不會搶劫的傳聞。

而金興牌樓的一旁就是桃園客運了

中正路美食

大溪就這樣嗎?

不,除了上述的幾個街道以外,也可以繞到中正路吃美食,這裡有賴媽媽豆花的分店、達摩麵店、姑姑麵店、老阿伯豆乾。


▲用餐時間都大排長龍的達摩麵店,切仔麵是大家都會點上一碗的麵食


▲老阿伯現滷豆乾,不管何時來到這裡都是一位難求。


▲喜愛吃傳統麵食的不妨到姑姑麵店來一碗陽春麵吧!

這樣一趟走下來,肯定也吃飽喝足了,如果還不過癮,不妨在臨走前,再前往和平老街補貨吧!

但說真的這次跟著轎班遶境,回到家都躺平了阿~~~

不過,經過這一次到文藝季的活動之後,因為引起了想要探訪大溪的好奇心,又來了幾次的大溪,除了大家熟知的和平老街美食以外,建議可以往巷弄內走走看看,不管是牌樓或是日據時期留下的老建築,還有那公有館內的展覽,樣樣都值得一看,而這次,也拍下了不同以往的大溪。

大溪旅遊相關資訊

大溪文藝季FB:https://www.facebook.com/DaxiCulFes/?fref=ts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http://wem.tycg.gov.tw/

爆肝的生活頻道

⭕️爆肝的粉絲頁👉 https://bit.ly/2zuTJs4

📽 訂閱爆肝護士YouTube👉 http://bit.ly/32Oa43s

🐣爆肝的IG👉 https://pse.is/FAXXD

🤣互相傷害社團👉 http://bit.ly/2m1dNLf

🧠邪教組織 👉 https://bit.ly/3hGN26d

Facebook Comments Box
爆肝護士: 爆肝護士有兩位,一位霸丸、一位碗粿,一個負責寫文、一個負責吃。 霸丸,一位有醫護背景及SSI唎酒師執照的旅遊美食部落客,喜愛旅遊、熱愛生活,也是讀者眼中的敗家王,為了讓店家有更多元的曝光及活絡地區商圈,已經辦過天母美食祭、公益捐血活動、地區市集,除了分享生活也讓影響力可以幫到更多的人。★資歷豐富,合作原則:非誠勿擾。 ◎聯絡方式 Line ID:joyhunge-mail:nurseilif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