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藝文、書籍、育樂、電影觀點comment

電影【美味不設限】The HUNDRED FOOT JOURNEY孟買廚子變身為米其林大廚

2014-10-27

電影『美味不設限』改編自暢銷小說『米其林情緣』,敘述一位來自孟買的家庭廚師化身為法國巴黎炙手可熱的米其林三星主廚的故事,一個看似以餐點為主軸的電影,卻充滿著文化衝擊、愛情及外鄉奮鬥史有歡笑、有眼淚的感人故事。

電影場景一開始主角哈山的媽媽帶他走入了印度最繁忙的市集採買,人們常說食物的美味來自從小的味覺記憶,這部電影也將這點帶入軸線中,從市集開始帶領著主角開始去認識各種食物的味道讓味覺感官敏感,媽媽對所有的食物都不設限加入各種的調味讓哈山感受各種的可能,隨著選舉後的暴動親眼目睹母親被燒死,全家離開最熟悉的地方舉家到了歐洲。

在歐洲移民關口前表示自己是廚子卻因為印度人的關係被譏笑為『洗碗工』,甚至到了小鎮後,爸爸想要在小鎮開餐廳,全家卻認為『小鎮已經有一間米其林餐廳了』大力反對,又因為開了餐廳後,後續的故事發展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感人故事情節。

電影【美味不設限】The  HUNDRED FOOT JOURNEY孟買廚子變身為米其林大廚 - nurseilife.cc

打從一開始的被誤認為洗碗工,可以看的出來人們對於既定的人種已經有了『刻板印象』,總覺得來到歐洲的非白種人口就是低下的打工階級,甚至在成名後的報章報導也是以『低下階級化身的米其林主廚』來下標題,讓我們一開始就有一個到外鄉工作不易的基本概念來作為開頭,因此更能體會主角哈山成名的不簡單(你越看不起我,我越要做給你看)。移民官問哈山為何要從英國遷居到歐洲其他地方,哈山的理由是:因為英國的食材沒有生命,雖然殘酷卻也道出事實。

在法國的鄉間路上,剎車失靈造就一場美麗的誤會,哈山的爸爸對開餐廳地點的堅持相對於小孩的反對理由『已經有一間米其林餐廳了,我們不可能做贏人家的』,你都沒做的事你怎麼知道不會成功,這也是很多人在工作上常會遇到的困難的反應及退縮,但既然買下餐廳,全家人也開始幫忙打掃、布置(既然決定了就要全力以赴),但當然餐廳一開幕時遇到的困境一定會有的,哈山買不到食材來不及準備而要哥哥換作法達到同樣的口感(人不要固執要懂得應變),營業時間到了卻沒客人,爸爸卻沒被『一個客人都沒有』的困境給打倒,反而去換了一套『阿三』的服裝,先走向客人把第一個客人帶入場(A計畫不行時,要改變策略),讓法國人先嚐嚐不熟悉的味道,『東西好也要有人認同』如果沒有客人一切都白搭,果然一開始帶入客人成功了第一筆交易之後,之後的餐廳就開始高朋滿座,但哈山並沒有滿足於自己熟悉的印度料理帶來的生意興隆現況,反倒對於搬入餐廳時看到的法國食譜充滿好奇,加上女主角瑪格麗特的關係便開始練習法國菜,這是一般人不會去做的,總覺得我在這領域已經很好了,就會滿足於現況而不去突破,這也呼應到巴黎的米其林二星餐廳經理所講的『我們要的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到後頭與對面的米其林一星老闆娘麥洛伊夫人化干戈為玉帛後,哈山到對面的餐廳當學徒改了傳承兩百年的食譜,麥洛伊夫人問為何要改變『我想兩百年已經夠久了,改變沒有不好』,也讓已經維持了30年的米其林一星餐廳隔年竟升為二星。

整場電影有兩家餐廳在競爭時及面對法國與印度不同文化衝擊間的糾葛帶來的歡笑與揪心,電影中巧妙的以兩家餐廳中間分隔的馬路來代表『對立』,到最後跨過馬路『走入』對方的文化接受對方文化的衝擊,麥洛伊夫人對自己的員工說『我是雇用你當廚師不是讓你放火』,就算跟對手有競爭也不可以用不道德的手段,巴黎高就的哈山已經在法國廚藝界登上了高峰,但一個人在少了情感支持及家庭後盾下卻是孤獨的,有時『熟悉的味道』不僅是來自兒時的記憶更是在感情歸宿下所附帶的美味,所以哈山最後還是回到了小鎮,在瑪格麗特及家人的身邊一起為米其林三星努力。

本來覺得只是一部講餐點的電影,沒想到比想像中更能勾引起心中的漣漪,很多在生活會遇到的瑣碎片段在電影中被巧妙的串連,是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Facebook Comments Box